猪八戒朱明跃的创业故事,猪八戒网的成功创业案例
10年前,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还是《重庆晚报》首席记者。10年里,从6个人的“草台班子”到中国领先的众包服务平台、估值超110亿元、占同行业80%市场份额、2400多名员工,“猪八戒”这只“猪”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真实上演了“飞起来”的创业史。去年6月15日,猪八戒网宣布完成C轮融资26亿元。
日前,朱明跃向中国青年报记者细细回顾了10年的“创业取经”的故事。
“佣金有毒”:私奔分了流量
2004年,受博客中国的影响,时任《重庆晚报》首席记者的朱明跃关注到了新媒体,“当时我注册了一个博客,主要记录新闻事件的点点滴滴”。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吸引了朱明跃,“能不能将创意点子这种虚拟的东西拿到网上去卖?互联网服务业有没有未来?”
不过,他对网站设计一窍不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悬赏500元找人做一个网站。很快一个程序员接了单,几天后,猪八戒网诞生了。与淘宝、京东不同的是,在这个平台上卖的是创意,是无形的服务。
2006年10月,朱明跃辞去《重庆晚报》的工作,在重庆上清寺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创立了猪八戒网,当时创业团队只有6人。
“‘猪八戒’选择的路径看上去很美,可是,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朱明跃很快发现,真正的创业和规划完全不一样。如今如日中天的猪八戒网,历经了与“西天取经”一样的苦难。
“当时我拿到的是‘一手烂牌’。”他面前有三大挑战:首先,服务是非标准的,每个创意各不相同,交易起来不像空调等标准化的产品那么简单;其次,消费者的消费是低频次的。一个企业只需要一个标识,“好不容易搞定这个客户,一辈子只消费一次”;最后,买家和卖家的对话存在难度,要让非专业的人掏腰包购买专业人士的服务。
“创办猪八戒网是一个媒体人创业的无知无畏,创业的过程无比艰辛。”朱明跃说,“我又不甘心走回头路,只有坚持做下去。”
可是资金的匮乏,让他几近崩溃。最困难的时期,整个团队吃饭都成了问题,团队的主要目标是“每天一万解决吃饭”。
当时的朱明跃能够想到的赢利方式就是抽佣,这也是当时同类网站的主流模式。买家悬赏设计LOGO、卖家做出方案,交易成功了,猪八戒网站抽取其中20%的佣金。
从纸面上看,这是一个能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好模式,可事实上,用该模式去“打这一把烂牌”,赢不了。
“看上去很美的佣金其实是‘有毒’的”,朱明跃很快发现抽佣存在着严重的瓶颈。抽佣,意味着网站要别人的“蛋糕”,买卖双方都希望“跳单”,频频发生的“私奔”让线下交易远远高于线上,这不仅影响了佣金收入,更大的危机在于:降低了交易规模。
致命的是,交易规模是其整个商业模式的逻辑起点。雁过拔毛的佣金让买卖双方“绕开收费站”,规模上不去,就被卡住了喉咙。
是“剩者为王”,但更重要的是创新
推行佣金制的时刻,正是猪八戒网最为艰难的时刻。幸运的是,就在猪八戒网开始运营的第二年,有人看好其前途,进行了500万元的天使投资。
凭借这500万元,公司苦苦支撑了4年。“日子真是过得紧巴巴的。”
在此期间,猪八戒网的对手也因为走着同样的路而面临同样的困惑,但对手一个个“熬”不住了,退出行业,猪八戒网“剩者为王”。
猪八戒网站坚持到2011年4月,得到了新的机会:IDG资本为其进行了A轮投资。
实际上,IDG在2007年左右就注意到了猪八戒网,但当时并不看好其商业模式,直到2011年,IDG投资人到重庆考察其他项目,意外发现猪八戒网竟然还活着,考察后,最终决定投资猪八戒网。
坚持不放弃,是猪八戒网“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重要原因。在朱明跃看来,青年创业者更应重视“坚守”的价值,因为创业过程中,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难题,“不要轻易放弃”。
任何行业都会经历竞争中的洗牌。在朱明跃看来,和一批完全和自己的商业模式或运营模式一模一样的公司竞争,“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能够活下来,这是根本。否则,在第一阶段完全同质化的竞争中就败下阵来。”
从某个角度看,猪八戒网赢得和同业者的这场马拉松,“是把对手活活熬死的。”
但是,“坚持”并不是猪八戒网“灰姑娘”故事中唯一的“水晶鞋”,更重要的那一只“鞋子”是:创新。
10年里,猪八戒网经过了7次“腾云行动”,不断掀起新一轮的创新。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