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当年这句口号让无数的人热血沸腾;漫山遍野的青年,都高举着“产品改变世界”的锄头,在疯狂地开垦荒地。
六、七年的创业大潮褪去,留下了满街的创新,一地的产品。你每天刷着朋友圈,坐着滴滴顺风车上班,踩着共享单车上学,看到的都是活下来的产品;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多产品已早年夭折,尤其是靠补贴大战烧起来,而忽略了运营的产品。成功的案例,无一不是持续运营的结果。
从去年到今年,除了共享单车为首的各种共享经济品,你可曾见到一款像苹果手机、微信微博一样让人赞叹的产品?而现存的每个产品都摇摇欲坠,都在为品牌粘性、用户忠诚度而焦头烂额。
事实上,运营比产品更重要。
一、横尸遍野的产品
回想下,你有多久没下载新的APP了?
根据TalkingData发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平均每个用户安装39款应用,打开20.3款,使用时长3.5小时,且时长保持相对稳定。与此同时,appstore上有近两百万款应用,近一周有3400多款新产品上线。事实上市场上90%的产品要做减法的,整个市场已经趋向饱和,每天有大量的同质产品在下线。
曾经有一类公司,每天只钻研市场上下载量最高的新应用,然后快速复制开发上线,仅靠抄袭的产品原型就能不断获得新融资,但在供过于求的市场面前,用户已经产生审美疲劳,APP的获客成本也水涨船高,如今这些公司应该都销声匿迹了吧。身边有很多开发者想自主研发一款产品,梦想着产品上架后就像flappybird一样爆红的,我想对你们说,醒醒吧,也许你自认为绝妙的产品最终的结局是无人问津。
二、运营的妙手回春之术
你是否能记得微信的最近一次创新功能是什么?你说小程序吗?不好意思,如果不是张小龙吹牛我还真不知道。即使一个上道了的产品,当用户习惯已经养成,你的产品定位和价值都已很难通过简单地创新一个功能就改变,否则支付宝也不会为了转型社交一次次推出要改变世界的功能但最终默默沉寂。
产品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新,更重要的是持续优化。运营的一个职责就是根据产品数据提出优化需求,甚至会有些匪夷所思的需求,而一旦你提出反对意见,运营总会跳出来说:你考虑过KPI的感受吗!
你别不同意,运营真的能让产品起死回生!2013年支付宝如日中天,微信推出了微信支付功能,刚开始引来了无数用户的质疑,我绑定银行卡是不是就会被别人随便转走了?尽管起初是以冷启动的方式推出,但通过运营发现用户体验问题不断优化,配套各渠道引流、支付安全宣传、策划春节红包等运营策略,顺利撬开了用户的钱包,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线下第一支付平台。
运营,有理有据地绑架着产品前进。
三、精细化运营构造壁垒
在云+人工智能逐步落地应用的时代,有不少巨头企业瞄准了基于行业云的SAAS服务,产品的门槛将降至最低,也许未来只需2天就能推出你要的产品。相对而言,产品的壁垒更重要,精细化运营是构造壁垒的必经之路。
微信的壁垒已是巨大的,每月活跃用户超过8亿,每天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量更是天文数字。这对于运营来说简直就是一座金矿,基于大数据平台可以给用户打上各种标签,于是就有了你在朋友圈上看到的“广告”。微信的运营通过控制频次、严格筛选和精准投放广告,一度让“广告”也成为了朋友圈的一个亮点,在不伤害用户感知前提下又带来了新盈利点,创造了新的壁垒高度。
大数据已经渗透各行各业,但市场上看得到的大数据产品却寥寥无几,我认为核心原因是没有与运营结合。做过大数据产品的人都知道,70%以上的时间会花费在数据的采集和清洗,且建立模型时特征的选取和参数设置,都需要了解数据之间的内在约束逻辑。只有对行业有一定的运营经验,你才会明白每个1%背后代表的艰辛。大数据只有与运营深度结合时,才能挖掘出有竞争力的场景,从而提升企业在行业的壁垒。
四、运营就是告诉用户“我懂你”
运营可划分为市场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商务运营等。
但运营的核心,无疑都是让用户用得更爽,懂得客户的痛点,进一步服务客户。
前段时间我在装修房子时,满心期待把家里每个角落都装上智能家居产品,却失望地发现所有打着智能家居口号的产品,除了远程遥控外,没有任何实用的新功能。因此一度非常认可一个结论:“所有的智能家居都是伪需求”。但某品牌智能空调的两句广告语却让我怦然心动:“主动呵护睡眠模式,夜晚关灯后会主动按下静音键”、“年轻就要智能范,为正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提供更舒适的云空调享受”。我当即下了单,并不因为它有什么独具一格的功能,只是因为他懂我,这是运营真正的魅力所在。
运营是一个大坑,是遍地黄金的坑。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