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一种平台。作为平台,它既有优势,也有局限性。
近两年来,微博已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主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多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并改变了大多数信息社会中人群的生活方式。对于市场营销,微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企业的营销部门负责人,笔者对微博关注已久。经过几番论证,今年8月,我的部门在新浪微博开展了名为“随手晒能量”的互动活动。形式为号召大家拍摄下身边的红牛时刻,按照“能量人物”、“能量时间”、“能量地点”分类上传,目的是引导大家发现和分享红牛的饮用时机,拓宽很多消费者对饮用场合和机会的认知。
为了效果的最大化,平台推介、微博周期活动、红人资源、奖品、广告等各种形式我们都进行了采用,目的也是为了积累经验。经过1个多月的运营,新成立的活动微博达成23046的有效粉丝数量,64018份参与作品,以及56万多的参与用户数。数据并不巨大,但作为1个月的微博活动,已属不易。
在活动运营中经历了很多状况,整个项目组与代理公司美光广告公司以及新浪三方一直保持频繁的沟通来随时应对变化并调整。通过实战,更深刻地理解了微博这种沟通平台的不同。结合一直以来的观察和业内的交流,有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放下“广告主”的心态
与以往的活动不同,微博的活动是企业平等地面对庞大的微博用户,活动的走向都不是企业能自主控制和操纵,活动组织的好坏、话题内容的质量、流程的合理性和服务等都直接反映在活动的效果里,这对营销团队的心态和执行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企业方要放下“广告主”的心态。
用户在微博上的行为具有自主性,如果企业不能放下身段,从用户角度考虑,将精力放在细节,而是“我投了费用就应该有效果”的心态,用户并不会买账。每一步的效果告诉你,在这个人人平等、行为自由的地方,谁也不会被操纵和控制,只有用心才能换取回报。
2、要做好舆论双刃剑的心理准备。
正因为微博用户的自由性,企业无法控制他们的行为。以往企业与消费者沟通不对称的角色让用户无法表达,如今微博平台给了他们说话的机会。部分网友的情绪发言、投诉甚至无理取闹经常遇到。这是微博里很常见的事情,就像企业的客服中心处理客户的投诉一样正常。企业方要调整的是心态,要正确地看待和理解,并有承受的能力。如果对微博用户发言都“草木皆兵”,那就不要涉水微博营销。
3、微博用户群再大,它也不是大众媒体,它不承载大规模信息传递的任务。
4、粉丝数量不是追求的第一目标,最主要的目标是粉丝的质量。
质量可以用她/他自己的粉丝数量、活跃程度来衡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累数量。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