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创业,如何节省成本和应对同类竞争是必须面对的两大难题。马中才创业与他人不同之处在于,首先,一个“新概念大赛”出身的作家,他不是像郭敬明一样去做文创媒体类公司,而是跑去开了小吃店;其次,线下店开起来了,他现在却在主攻电商,在自己的淘宝店里卖真空包装螺蛳粉,脱离开实体店之后,照样13天就卖了10000碗。他给创业邦小编讲的故事,平凡,但是却能给众多这样的小本创业者们一点启示。
2010年“下海”,马中才以微博营销助推螺蛳粉生意。“螺蛳粉先生”开业后,生意迅速红火。平均一天卖出400碗,三个月内就收回了前期的10万元成本。2013年首度涉足电商,更是在半年时间里将网店做到了两皇冠,在螺蛳粉行业里排列第一。这位创业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青年作家,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这位具有双重身份的创业者,是怎样做到创业和写作双赢的?
【口述】螺蛳粉先生马中才:
创业:喜欢螺蛳粉,爱一行干一行
我比较喜爱美食,尤其是螺蛳粉,离开广西之后,非常怀念。
2010年在北京开了一家实体店叫螺蛳粉先生,最开始开店的时候很简陋,在海淀区蓟门里小区一个菜市场的小铺面里,当时只有五张桌子,连我一起只有四个员工,投入的资金也不到十万块,但是却占用了我大部分的精力。有时候生意忙,凌晨两点都不能休息,因为螺蛳粉这个东西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第二天早上七点又要起来去采购。总之,刚开始那段,太辛苦了。但是相对上班来说,收入还不错,一年之后算是得到了螺蛳粉的第一桶金吧。
因为谈不上什么企业,也谈不上什么创业,都是顺其自然的。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挺好。刚开始需要钱的时候跟朋友借了一些,后来就是慢慢的完善和琢磨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等一些问题,循序渐进。
总体来说,选择创业,一个是生活压力,一个则是我比较喜欢自由的生活状态。
实体店&电商:成本太高转战电商
线下触电上网开淘宝店的主要是因为实体店成本太大。尤其是在北京。
我在2011年的时候开了第二家螺蛳粉先生店,但因为是临时建筑,不到一年被拆迁了,所以损失了二十多万。然后再开实体店的想法就收到了很大的打击。在回广西结婚时,我突然冒出了在当地开淘宝店的想法,并开始和朋友研发怎么改装产品。
大概半年之后,也就是2013年3月,我们的淘宝店开张了。因为实体店的名气也不小,所以淘宝店一开就非常火爆,当时根本供不应求,天天加班,我记得是13天就卖了10000碗。延续实体店的做法,电商也主要做螺蛳粉这个品类,但区别于实体店的是,电商主要做的是螺蛳粉的真空包装,以及各种配料。
现在我主要负责电商这块,经营方式大同小异,都是服务业和销售业,电商更注重于销售,实体店更注重于服务。电商不仅为我解决了房租这个高成本的投入,改变了面对面的服务性质,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改进产品。为小成本经营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以后我想做的是完善淘宝原料供应基地,建立标准生产厂房,开放全国直营或加盟店。
营销:产品是营销的基础
生意如此火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我善于利用微博。
微博是非常适合餐饮业推广生意的平台,可以粘住老顾客,招徕新顾客。它的营销成本低,没什么广告费,很适合我这种小店。
螺蛳粉的定位是不爱做饭的年轻人。微博营销跟本身定位也比较贴近。我们细心观察每一个来到店里的顾客,并在微博上形成了“螺蛳粉先生家的顾客”这个栏目,用微博记录店里好玩的顾客和好玩的事,也有温暖的,搞笑的,煽情的。这很快吸引了一些文学吃货们的目光。
而且我还用微博做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例如赠送话剧演出票,发微博截图就可参与团购优惠,鼓励顾客拍下店里的螺蛳粉成品照放到微博参加互动。甚至有一年端午节的时候,我家人包的粽子,都统统送给了顾客。
当然,我也有自身优势,作为作家,自己的圈中好友常常在店里聚会,作家柏邦妮、蒋峰、蔡骏、吴虹飞,美食家陈晓卿等微博红人都是“螺蛳粉先生”的常客,饕餮一番难免要在微博中晒晒。“每当有大V@了我,当天的粉丝数都会有100以上的增长。”随着“螺蛳粉先生”越来越火,名人效应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知道了“螺蛳粉先生”,我做过粗略统计,有80%的客人是从微博上知道我们的。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