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网络,只要有搜素引擎,就一定会有针对关键词的研究和分析:网友使用关键词向搜素引擎提交信息请求,搜素引擎依据关键词对网络信息排序整理,而我们则借助关键词向网友提供内容。
Bilin并非业界专家,因此这么的说法并不严谨,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关键词的研究和选择是任何SEO和SEM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而考量关键词选择正确与否的标准大致有二:最终导入流量的价值高低和目标达成时投入人力物力的大小。
四个字概括就是“事半功倍”。
可惜有的关键词,虽然能很快达成优化的目的,不过搜索次数低,带来的收益近乎为零,比如某些超级长尾;而有些关键词,虽然前景诱人,但没有团队配合、没有一年半载(最乐观的时间估计)几乎不会有任何效果。
最理想的状态可能莫过于“事”和“功”的动态平衡。
认识KEI(Keyword Efficiency Index关键词效率指数)
不管你是不是在头脑里有KEI这个概念,Bilin相信多数人在选择关键词时会考虑到两个最基本的考量指标,搜索次数和收录数量,KEI的计算正是基于这两个因素。
英文SEO博客SEO In Practice在关键词教程:Shortlist your keywords中分享了他计算KEI方法:
Search Volume (Sv)表示每日搜索次数,你可以选择任何信赖的指数工具提取目标关键词的SV值,比如中文网站我们可以参考百度指数,英文网站可以用AdWords的关键词工具。过几天Bilin会分享英文SEO常用到的关键词工具。
Competition (C)表现目标搜素引擎已收录的相关网页数量,这个可以在搜索结果页的右上角找到。
Relevance (R)是一个1到3的固定数值,人为的对目标关键词的转化效果进行分级。
比如“机票”这个关键词在百度的KEI计算结果是1.26,下图是计算过程。
通常来说KEI值低于10的关键词都不算理想。
此外,虽然各种关键词工具的搜索次数都存在水分(别被百度指数忽悠了),不过在同样的基础数据之上,进行不同关键词的横向比较还是可信的。
设计自己的KEI,拓展关键词选择效率
通过上述这个基本的KEI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进行基本的关键词挑选,不过单单考虑收录数量和搜索次数并不能全面衡量关键词的效率,下列因素同样会影响到关键词效率指数:
1、百度推广数量。
2、右侧赞助商数量
3、搜索结果首页站点数量
4、品牌暗示
5、关键词的持续力
单从排名上说,SEO是绝对打不过PPC的,尤其对百度而言,在搜索结果首页出现10个推广站点并不稀奇,在网友有限的视觉范围被PPC站点挤占时,空谈SEO的自然排位是没有意义的。
存在同样情况的还有右侧赞助商的数量,不过它对左侧搜索结果的影响比较有限。
另一项需要重点考虑的指标恐怕就是在搜索结果首页中,有多少是二级目录,又有多少是最终内容页。如果一个关键词的搜索首页大部分是内容页,那么你把站点根目录优化成功的概率更高。
还有一点就是品牌暗示,如今无论是Google还是百度,都对品牌官方站点有一定的特权处理,这是搜素引擎进化的标志,也表示无论你在SEO上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可能始终无法在品牌关键词上达到第一位。有时候PPC也不行。
最后就是关键词的持续力。很多关键词搜索次数的波动非常剧烈,比如某些新闻事件的相关关键词,很多时候指数的忽然上升只是暂时性的,因此尽量选择时间范围更大的平均值作为每日的搜索次数,避免出现SEO效果显现时发现指数已经一落千丈了。
综上,我们可以在KEI的计算公式中加入上述指标,或者在比较KEI计算结果的时候考虑到上述因素。
比较而言,Bilin比较倾向后者,因为将上面几个因素进行量化是件很困难的事,最起码的一点就是,百度推广越多越容易削弱你在SEO上的努力,但同时也表示这是个转化率很高的关键词。(文/Bilin)
原文地址:http://www.wosoho.com/keyword-efficiency-index/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